
2019年僑務委員會台灣美食巡迴教學,5月29日在匹茲堡St. Nicholas Greek Orthodox Cathedral舉行,當地報紙競相報導,當晚豪雨但近百華洋嘉賓仍慕名而來。
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葉帝余副主任遠道前來助陣。今年僑委會特邀台南「度小月」餐廳行政總監潘盟仁及店長主廚吳政璋,還有老闆張蕙蘭於紐約、匹茲堡、波士頓美食巡迴講座。他們於當地華人超市嚴選食材,烹煮近百人食物,如:擔仔麵、涼拌彩椒魚片、炸蝦捲、炸小排骨、牛肉捲、香菇肉羹、炒米粉等。來賓先在廚房外從電視銀幕觀摩,然後進廚房,學做兩道菜「涼拌彩椒魚片」和「塔香牛肉捲」。 活動由匹茲堡僑務代表陳飛招待貴賓食宿、匹茲堡餐飲公會會長周慶林負責租場地及陪同採購食材,美華協會會長連美鈴負責邀請售票訂位,台灣同鄕會會長郭向榮也呼籲會員參與。 這次專購「台灣製造」的配料,當天的料理不加任何嫩肉精或味素等,潘盟仁與吳政璋廚技優越,大家餐後報以熱烈掌聲。席間有位忠實粉絲,前成大校長羅雲平的兒子羅士傑醫師,他是吃「度小月」擔仔麵長大的,每次回台灣一定光臨。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為營造英語友善環境,臺南市政府協助在地店家翻譯、印製雙語菜單,107年輔導205間店家,並將重點放在宣傳行銷,請來外籍人士擔任祕密客,造訪店家後將照片上傳社群網站,期能發揮口碑行銷效益,達到國際宣傳目的。19日,臺南市政府第二官方語言專案辦公室(簡稱二官辦)與南臺科技大學舉辦雙語菜單成果記者會,以「美食大富翁」為主題,象徵英語友善標章(English-friendly Emblem,簡稱EF) 插旗至溪北地區,帶領外籍人士暢遊臺南,不論到哪裡皆可安心點餐,品嚐各式臺南美食;也象徵業者藉由營造雙語環境,能提升業績,成為大富翁! 兼任二官辦主任的市府副秘書長李賢衛表示,雙語菜單計畫邁向第二年,106年協助400家業者印製雙語菜單,今年趁勝追擊增加205家,並提出許多行銷策略,獲得業者一致好評,例如第一波「外籍秘密客」活動,竟有泰國網紅廚師願意自費飛來臺南參加,親自造訪阿憨鹹粥、度小月等英語友善店家,讓臺南美食紅到泰國,同時也呼應中央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接下來還有第二波「英語友善店家行銷影片」及第三波「英文版美食優惠券」宣傳活動,全部以外籍人士為目標客群,參與店家不需付費即可享有多項市府行銷資源,可說是服務到家!
李賢衛說明,藉由行銷活動吸引外籍人士造訪店家,除了提高店家業績外,秘密客也需提供意見表,二官辦蒐集各方建議後,將研擬改善措施,期待英語友善環境更臻完善。此外,更長遠的目標是希望營造一個「說英語」的環境,店家看見外國臉孔,有需求、就敢開口說英語。 首次擔任秘密客的Aaushi Tariyal特別現身說法,表示造訪許多英語友善店家時,確實能拿到雙語菜單順利點菜。她同時提供相關建議,例如:「外帶、內用」標示應雙語化,另外,提供雙語菜單讓外國人感到很貼心、方便,如果「點菜單」也一併雙語化,會更好。 位於觀光鬧區國華街的手工麵店老闆娘表示,以前外國客人上門就是比手畫腳,又擔心聽錯對方的意思,每次看到外國人都「皮皮挫」,聽到市府免費幫店家做雙語菜單,馬上就搶先報名,的確讓外國人點餐方便許多!另外,台江杏仁豆腐老闆也說,附近四草大眾廟經常有外賓來訪,因為英文不好,不敢主動去做外國人的生意,現在有了雙語菜單後,只要再加幾句招呼用語,比較有信心能夠增加到客率! 與市府二官辦合作辦理雙語菜單計畫的南臺科技大學資傳系教授戴偉峻表示,今年因結合網路行銷策略,所以整體的報名狀況比去年踴躍,參加計畫的店家超過預期的200家。回想初期逐街拜訪店家,團隊表示過程雖然辛苦,但店家時常熱情招待或是拿到菜單時顯露興奮表情,都讓執行計畫的工作人員滿滿的成就感。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店家已經主動向團隊詢問,希望明年能保留名額給夥伴店家,甚至也有店家舉辦優惠活動自行慶祝獲得友善標章。 食物是生活的延續;食物是記憶的載體;食物是歲月的年輪;食物是人生的歡歌。
滷肉飯乃人盡皆知的台灣美食。日前舉辦的全港首屆「台灣滷肉飯節@荷里活廣場」將這一美食的精髓呈現給本港市民。滷肉飯不僅是一種可口的餐食特色,在其背後也有濃郁的文化味和社會變遷之寫照。一碗香噴噴的米飯,是道不盡的勞作、付出、歡樂與收穫。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攝:焯羚 品牌多樣 競相登場 滷肉飯早前被CNN選為40款「非吃不可的寶島美食」第一名,這款戴着美食光環的台灣「寶物」在復活節期間將會襲港!台灣觀光協會與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呈獻的全港首屆「台灣滷肉飯節@荷里活廣場」,號召8大來自台北、台中、台南等各區人氣滷肉飯店首度匯聚香港。今次呈獻傳承百年回憶的古早味及創新料理配搭秘方滷肉飯,以及南北部風味迥然不同的肉鮮味道,包括: (A)超過80年歷史的圓環龍凰號、(B)用北海道頂級乾貝、港式馬友魚、金華火腿、東港櫻花蝦等頂級食材熬滷汁的阿義師頂級滷肉飯,以及 (C)來自涼師父滷肉飯的名廚竹筍滷肉飯等等,令市民可以一一細味感受。 百年古早味,可以帶出不一樣的新搭配。圓環龍凰號擁有超過80年歷史、堪稱元老級的古早味滷肉飯老字號。傳承第一代阿公的祖傳秘方滷汁,這被台灣當地媒體封為五大必吃的台家曾刷下一天內售出2,000碗的紀錄。面鮮到是一部融入在地、創新傳承的典範,其前身是傳承半世紀父子情的「劉家老山東」,其滷肉飯是入圍「20大老店」推出的精心獻禮。而安平貴記美食文化館:曾獲當地市政府頒發小吃楷模獎章,傳承自家小吃那份濃厚的古早味,調配出具有台灣南部特有鹹中帶甜的口味。度小月則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品牌,源起於1895年的台南,至今傳到第四代,120多年來仍堅持着充滿人情味的老味道。 黑橋牌是台南土生土長的老招牌,傳統秘方加上招牌香腸,做出米香濃郁甜潤的經典肉燥飯。阿義師頂級滷肉飯曾在高級海鮮餐廳當主廚的第三代主理人阿義師(張侑霖)將北海道乾貝、馬友魚、金華火腿、櫻花蝦等頂級食材一起熬煮調製成的黃金滷汁,融入傳統的滷肉飯之中,獨特創新。涼師父滷肉飯的主廚涼師父榮獲台灣菁英名廚的頭銜,憑其獨創的竹筍滷肉飯而大受歡迎,被當地人視為每逢經過台中逢甲街市必吃美食之一。寶麗金餐飲集團以精緻海鮮料理而聞名,善於把創新概念融入傳統風味,如新竹烏魚子、櫻花蝦及虱目魚鬆伴滷肉飯。 可以說,不同品牌的滷肉飯所寓意的是各有色彩、各有風貌的生活和故事。 展現移民史 烹飪有講究 面鮮到是此次來港的字號中頗具特色的一家。這是一間山東風味的食店,以麵食為其主要特色。經營這一店面的劉瑞笙告訴記者,自己祖籍在山東,自己的父親在數十年前隨軍從山東老家到達了台灣,所以,面鮮到具有濃郁的眷村風格。他說,面鮮到的滷肉飯與北方的炸醬麵具有一定淵源,在台灣發展之後逐漸融入在地元素,漸漸在地化,頗受民眾喜愛。 滷肉飯看似簡單,但劉瑞笙表示,製作起來其實非常細緻,也很複雜。首先,肉的選取就頗有講究。他向記者透露,他父親的那一代人,追求的是肥膩口感,而到了他自己和孩子這一代,基於養生,會選取比較有膠質的豬腿肉。在配料上,承襲了眷村麵食風味的同時,將原本華北炸醬麵的甜麵醬換成了甘蔗,加入了台灣的香菇、蒜、竹筍等,調以曬了120天的純天然醬油,便會產生非常獨特的香味。配湯方面,劉瑞笙介紹說,早期的華北麵食(如餃子)多配以原湯;在此基礎上,漸漸在地化,加入了台灣的魚丸,便能夠形成獨特的在地風味。而做滷肉飯,火候掌握非常重要,非文火不可,否則影響肉質。 面鮮到的出現,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劉瑞笙回憶道,在父親初到台灣的日子裡,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艱辛,經營滷肉飯成為了家庭的重要生活選擇。一代代延續,面向的食客也從眷村逐漸擴展,成為今日在台灣頗受歡迎的店家。與之相伴的便是一碗碗滷肉飯中所蘊含的融合、在地精神。作為這一字號的第三代傳人,劉瑞笙的兒子說,自己希望能夠更加貼近時代,將來製作可以量產的面鮮到滷肉飯,推出調理包這一大眾化、便捷化的方式,讓這一品牌更加受歡迎。 老字號歷久彌新 度小月呈現的則是老字號的新顏貌。其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這一品牌的起源乃是擔仔麵,而所謂擔仔麵,就是挑着擔子沿街叫賣的意思。小月則是指風浪大、無法出海捕魚的日子。直至今日,這一品牌已經有了過百年歷史,歷久彌新。負責人同時還告訴記者,在早期,肉燥是用豬後腿肉、紅葱頭、醬油來炒,令肉較為扎實且有鹹味保持,可以保存較久;此外,這一食物百多年前具有某種下午茶的性質,經濟富裕階層的人會食用,也會犒賞家中考試成績優異的晚輩。品牌從南部發展到北部之後,也推出了肉燥拌飯。 飲食是生活的必需,一粥一飯的背後有無盡的人生意義和思考。在滷肉飯節中,不同起源的滷肉飯帶來的不僅是不同口味的食物,也帶來不一樣的奮鬥體驗和感悟,但一樣的,則是寶島人對美、快樂、幸福的永恒追求。 報導內容轉貼自:文匯報 全港首屆「台灣滷肉飯節」,今日一連3天起至下周一在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舉行,集8間台灣人氣滷肉飯店,其中包括圓環龍鳳號、度小月、黑橋牌、寶麗金餐飲集團等,市民只須捐款港幣30元予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便可換領滷肉飯和精選湯品一份。
「台灣滷肉飯節」由台灣觀光協會聯同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舉辦,雲集全台灣8大滷肉飯及肉燥飯著名食店,各地的滷肉飯各具特色,這8間飯店均以不同鮮美食材和醬汁入饌,成為台式滷肉飯的獨特靈魂。當中有具80年歷史、承傳第一代阿公烹調技巧的「圓環龍鳳號」,前身傳承半世紀父子情老店的「面鮮到」,還有以精緻海鮮料理而聞名的「寶麗金餐飲集團」等等。 台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主任周欣毅說,這次十分難得從台灣帶來滷肉飯給大家,滷肉飯絕對是台灣的特色之一,「從北到南」、「從傳統到創新」,乃完全代表了台灣一貫的精神。 報導內容轉貼自:香港商報 復活節唔一定要食復活蛋,食下台灣滷肉飯,都係唔錯嘅選擇!唔知大家有冇留意到,滷肉飯早前被CNN選為40款「非吃不可的寶島美食」第一位,呢款台灣「寶物」會喺復活節填滿大家嘅口胃。
台灣觀光協會同號召咗8間嚟自台北、台中、台南等各區人氣滷肉飯店,聽日起至4月2日喺荷里活廣場參加全港首屆【台灣滷肉飯節】,希望將台灣著名滷肉飯同肉燥飯共冶一爐,百年古早嘅味道、又或創新料理配搭嘅秘方,呢次都齊齊嚟港,即場鮮製招牌飯,以饗全港嘅老饕。 如果想舌尖留有多啲回憶,聽日起至活動期間每日下午1時起,喺商場即場捐款港幣30蚊畀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就可換領滷肉飯一份,仲附送精選湯品,肯定可以滿足一眾台灣控。 報導內容轉貼自:香港蘋果新聞 不少港人前往台灣旅遊時,都愛品嚐當地地道美食。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評選「非吃不可的寶島美食」40強中,滷肉飯曾榮登榜首。台灣觀光協會與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將於周六至下周一(3月31日至4月2日)舉行全港首屆「台灣滷肉飯節」,讓在復活節長假期間留港消費的市民,也可一嚐寶島風味。
是次活動有8間分別來自台北、台中和台南等的人氣滷肉飯店參與,各店將即場製作自家招牌滷肉飯。市民只要在活動期間,於每日下午1時起,在荷里活廣場捐款30港元予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即可換領滷肉飯及精選湯品一份。 報導內容轉貼自:明報新聞網 |